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梦群同窗念母文存(原创) - 燕赵乡人 - 燕赵乡人
 

  乡人小语:母亲节,ZHOUZHU(纽约)倡议梦群同窗征文活动,记念母亲。大家发来新旧诗文若干。其中几篇,让我一读之下几乎落泪。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爱;失去母亲,是我们心底永远的痛。
  我把这些文字转发到自家微信圈。儿子本己凌晨微信祝福,傍晚时又自沪电我,“妈妈,母亲节快乐。”顿一顿,不太顺畅地说,“你是我心里……最美的异性。”我大笑,感动……


梦群同窗念母文存(原创) - 燕赵乡人 - 燕赵乡人
 

  WANGHAIZU(德克萨斯):谢谢WENKUI转发泰戈尔的“母亲”。这首诗把我的心里话全说出来。母亲在我很小时就去世了。我一直就这样,在某些歌里,在某些画在珍贵的旧照片里,在神殿的佛乐,在那些微风吹动的日子,无助地思念我的母亲。那对一个要强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学会了面对和接受。记得去年回乡省亲时去拜亡母,离开时回望。真的就仿佛觉得母亲的微笑布满了整个天空。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动与释然……母亲节来临之际,再次祝愿我的母亲在天堂安息。 

 

  YANZHAOXIANGREN(北京):下面是家母去世那年我写的纪念文字。刚才读HAIZU的那段文字,几乎落泪。我们都经历了丧母之痛。明天是母亲节。跟大家分享"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母亲离我而去,是在癸未年的9月17日。从那一天起,我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人。

 8月23日晚,母亲在承德家中脑溢血发病。父亲和小妹晚上8点多从外面散步回家,母亲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直到26天后辞世而去,母亲再没有醒过来。一句话,母亲都不曾留给我们。

 8月23日晚10点多,大妹哭着从医院打来电话,告诉我这个凶信,并嘱我立即返承,“妈怕是不行了。”我的头“嗡”地一声,随即一片空白。夜里11点多,我和先生一起,沿着京顺、京密、101国道,一路赶回承德。那一晚,无星无月。耳边呼啸着夏夜的凉风,无边无际的黑暗则山一般压在我的心上。

 次日凌晨1点钟,我赶到了母亲的病床前。母亲静静地躺在那儿,无知无觉。她面色腊黄,赶着做手术未剃的一半头发凌乱地枕在脑后,头上、身上插着无数的抢救用的管子┅┅医生说,母亲是高血压引起的丘脑和脑干出血,手术是治标不治本,预后如何只有听天由命了。一句话便将我打入了无底深渊。我怀抱着绝望与希望,内心深处是无尽的不甘与挣扎┅┅那一夜,守在母亲身边,我眼睛紧盯着心电监测仪,手则一直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因为不知道母亲这带着体温的手我还能够握多久。握得一刻,便是一刻。

 以后的日子里,母亲的亲人们每一天都在希望与绝望中煎熬。在最初的日子里,我的先生、妹夫和两个表弟轮流值守夜班。他们几乎彻夜不眠,为母亲按摩、捶背、做雾化治疗、观察心电、找护士为母亲从切开的喉管处吸痰┅┅白天,我和两个妹妹、姨母则轮流守护着母亲,做着同样的工作。治疗和亲人的精心护理使母亲躲过了褥疮、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三大并发症,并使病情趋于稳定。有时候,看着母亲安静地躺在那里,偶尔还舒服地打个哈欠,我们恍惚间就觉得母亲是象平时一样,在那里睡觉休息;许多次,在我们为母亲做过按摩、捶背之后,母亲就会睁开眼睛,间或眼珠和嘴角还动一动,我们内心便狂想着,母亲恢复知觉了,母亲要好起来了┅┅

 在病床前守了母亲半个月,见母亲病情趋稳,我便先自回了北京。两天之后,医院报病危,我又赶回到母亲身边。经过抢救母亲又见稳定。同病房里为老父亲陪床的一位大姐说,我陪在身边,母亲便安稳、踏实。也许是吧。我是母亲的长女。

 五天之后,我回了北京。我不知道母亲会在病床上躺多久,而我手里的工作还都压在那里。闭上眼睛,满眼滚烫的泪水。从小读书总读到“忠孝不能两全”,那时年少不解其意;现在,母亲无知无觉地躺在家乡的病床上,而我又不得不坚持地岗位上,己过而立之年的我,终于识得了那句话的滋味,那其中无与言说的无奈与哀矜。

 9月17日晨,大妹又哭着打电话给我,说,“妈走了,是在凌晨1点钟”。瞬间被巨大的哀痛击中,我止不住地泪流满面。母亲终于离我而去了。

 ┅┅

 在母亲入土为安之后,我回到北京。伏在先生的肩头,我放声痛哭了一场。在承德家中,面对着父亲与妹妹,我不敢放纵自己作为长女与大姐的悲痛。┅┅母亲的骤然离去,让我深味生命的脆弱与不可把握。

 独自一人时,闭上眼睛,母亲便在面前。音容宛然,栩栩如生。我心中酸痛。母亲一生辛苦,作为女儿的我刚刚开始能够为母亲做些什么,母亲便去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索绕心间,挥之不去。它将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愿母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CHENGQIUYAN(北京):天上的鸽子对对飞,不想我的那亲娘我再想谁?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过没娘可怜。


  NINGHONG(费城):养育子女后才体会做父母的不易。烦妈妈唠叨, 怨母亲爱孩子不够......现在都能理解和体谅。前天和母亲通了两小时电话, 尽听她讲张三李四, 我听得手都抬不起来了。可是我也不烦。母亲和我隔洋相望多年, 早没有要求我为她做什么。一个电话, 一句问候都让她很满足, 有这样体谅子女的妈妈是我的幸福。儿子这两天电话都不接, 有点生气时想到妈妈对我的体谅, 也就释怀了。母亲是我们的榜样。愿天下的母亲健康,快乐, 长寿。愿未做母亲的也节日快乐!天下的孩子都是你们的。

 

  LIKEBIN(香港):今天都很煽情,开始我还只是旁观着女儿和儿子在准备给他妈妈的祝福卡片,也在微信里翻阅和传播着歌颂母亲母爱的作品,忍不住就被梦友们勾起了自己心底里的记忆,实在是很久不动笔,就把我曾经写给母亲的一篇悼词贴出来,跟大家分享吧。母亲,永远都活在我们心中。愿逝去的母亲天堂安息!祝健在的母亲健康长寿! 

    [明天是母亲节,网络上是各种纪念、祝福、敬佩、回忆等等关于母亲的话题。女儿和儿子,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他们母亲的问候和祝福。我也在微信群里,传播着一些歌颂母爱的文章和作品。梦群里不经意的一个话题,让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母亲是五年前的三月五日去世的。慈祥的老太太,是在劝慰老邻居辞世时,被痛失老伴儿的李姨拖着手,哭了几场才放行的。已经罹患高血压的母亲,刚出他们家门就晕倒在门口,虽紧急送去医院急救,也只等我从香港回来,握着还发烧的手,不到两天,就走了......谨以我在200938日,母亲追悼告别仪式上的悼词,来纪念我在天堂里的母亲吧!]
   
各位来宾、母亲生前的诸位好友、好邻居,以及来自我们姐弟关系的众多领导、同事和许多远方的至亲家人,谢谢你们今天来为我母亲送行!我代表我母亲、我父亲、我们姐弟及所有家人,给你们鞠躬!谢谢啦!

作为长子,站在这里,来完成这样一个不轻松、不甘愿、不舒服的讲话,心中有愧、有痛、也有一种责任。

说心中有愧,是身为长子,不能常在身边尽孝,未能让母亲多享享福,实在万分惭愧!

妈妈,是一个平凡的母亲。

她如在座的众多庆华厂的老辈们一样,刚刚毕业,就响应号召支援西北三线建设,从湖南来到西安,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做起。今天在座的有许多她的学生,我们做儿女的都知道母亲最喜欢的一个称谓,就是“文老师”。虽然大家都说文老师的湘音普通话不太好懂,但更多的人记住的是她的善良与热忱!这不仅仅体现在对家人,父亲提及在当初极为艰难的生活条件下,是母亲坚持,每月从他们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钱来资助我的叔叔,在老家培养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待朋友、邻居,甚至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母亲都不吝啬表现她善良的一面。我们至今还记得经常有人拎着苹果、红枣,甚至提着一筐枣馍来家里,原来她们不过是借居乡下的老房东,甚至是曾经一个病房中的同房。年纪大了,母亲如平凡人一样喜欢唠叨,还经常提醒我:别忘了刘姨,没有她你还是一个“盘舌子”;别忘了你李叔,当初你淘气被人打破了头,是他背你去的医院;别忘了你谷叔,你淘气的摔伤了胳膊,是他及时发现才救了你;别忘了陈老师、王老师、刘老师、张老师、赵老师、吴老师等等,没有他们,你不可能有今天。种种恩惠、邻居朋友的施恩善举,你们都不能忘。上周日早上,还给我电话,嘱咐我别太辛苦,要注意身体,同时提醒我多给家里来电话――-这一切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可母亲已经走了!――我有愧啊!

妈妈,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对自己的子女,是那样的无私、爱护。我十二岁就离开家去住校,至今还记得每个星期一早上,为了让我多睡一会儿,她凌晨四点半就起床,做早饭。给我准备好一个星期的咸菜、煮好鸡蛋,五点半才叫我起来,看着我把可口的早饭吃下才放我出门。――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妈妈,你为什么说走就走了呢?还指望着你有时间也给孙子、孙女们讲讲我的“故事”呢!你把许多事,压在心里自己承担着。我还记得,那是七九年的一天,你特别开心、特别郑重的告诉我们:“姥爷平反了!他不再是地主了!”外公,在我们印象中已过世多时,你很少在我们面前提起。那时我们才了解到,作为一个教书先生,因错划成地主,后来被屈打至死。这份冤屈,你一直藏在心里,从没有告诉我们。那份坚韧、委曲,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我记得曾经问过你,你恨不恨那些迫害我外公的人,你回答说,他们不懂事,怪不得他们的。――这就是你,母亲的为人!――从不怨怼!无私施爱!

妈妈,也是一个幸福的母亲。

你和父亲,相亲相爱,五十多年,哺育了我们四姐弟。今天,黎家虽不是大富大贵,却过得和睦相亲、快乐互助!儿女不算卓有成就,却都能自立、自强。您给了我们开朗的性格,教会我们无私、博爱,乐于助人。邻里乡亲,都羡慕你。邻居们都说,看到你和父亲,每日一早牵着手出门去锻炼,一个打太极拳,一个跳扇子舞,是一对非常快乐、恩爱的老夫老妻典范。也算是托儿女的福,去过加拿大生活,也到过香港;老两口结伴,北至哈尔滨、沈阳,东至上海、泰山,南至深圳、海南,祖国的大好河山你们还没逛够呢!还正计划着今年游一趟三峡,与亲家、邻居们相约着再去台湾走走!这好日子才开头呢!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你的两个外孙都上了大学,亲孙子也要上中学了,唯一的孙女还天天嚷着“奶奶”要过来给你唱歌跳舞呢,你咋就这么快地走了呢?!

妈妈,一路走好!你孙子、孙女说了,奶奶没死,她睡着了,在天上呢!我知道,你在天堂,宽慰地看着我们,祝福着我们,希望我们姐弟照顾好父亲。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们一家会相亲相爱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的!我知道,你也希望借我的口,祝福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祝福天下的好心人,一生平安!保佑我们,永远幸福!我相信,也希望你听到大家的祈祷――“文老太太!文老师!文师傅!姑妈!嫂嫂!亲家!外婆!奶奶!妈妈!一路走好!安息吧!”

 

  CHENGTAO(加拿大埃德蒙顿):妈妈最温暖的记忆,是在寒冷的冬天,推开家门看到妈在厨房忙碌晚饭的背影。窗外漆黑幽暗,屋内黄色灯光下炉灶上滋滋冒着热气的汤锅……那一刻觉得家真好,有妈在忙碌着。每个年节都是妈最张罗的时候,小时候我爸妈为我们姐弟的改制新年新衣,再大了嫁人了,每次回家就是妈的节日。嘴上吃着满桌美食,却说着真不必要这么隆重。什么时候妈老了,张罗新年家宴的换成我们,年轻时不屑一顾的隆重却被复制发扬光大着--前次去费城看女儿,在她小公寓简陋灶台前给她煮面,女儿过来拥着我说妈好幸福啊。是啊简单的幸福就这样传递着。

 

  WANGLEI(芝加哥):大家的母亲故事那么感人,愿你们在天堂的母亲们安息。
  自己的老妈还在,一会儿就要听她老人家慢慢絮叨。这里写个故事是我自己奶奶外婆的。母亲节交作业,许多年不动笔,大家多包涵。 
        郎小姐和杨小姐  1. 第一章 郎小姐和杨小姐之民国时代  郎小姐是位真正的格格,我的奶奶,东太后慈安家的小姑奶奶,因为要和我外婆杨小姐的故事一起写,就暂时叫一下郎小姐吧。郎小姐,钮祜禄氏格格一名,长春人士。当年郎贝勒爷在满洲国为官,利用职权到当时的新京军官学校挑女婿,一眼看中了一米八大个,气宇轩昂的我的爷爷,爷爷年轻气盛,虽家道中落,还是挺挑剔的,因为学校......//2. 第二章郎小姐和杨小姐 之解放  杨小姐在沈阳的宅院是国民党政府收缴日产,然后再分给政府工作人员,完全是日式的建筑,有水冲厕所,通煤气管道,全木地板地。临街的房间和后面的睡房由超大的木板拉门隔开,后院有库房,也留下一些日本人的日常用品,像陶瓷的暖水袋,锅碗瓢盆等等。这些独门独院的房子其实是关东军司令部工作人员的家属住房,后分给了国民......//3. 第三章郎小姐和杨小姐 之五六十年代  我的爷爷和外公是在启元会计学校教书时认识的,两个知识分子,气味相投,相见恨晚。 外公年长,范大哥,教学认真,性格温和,家中太太有文化有品位,女儿就是我妈,明目皓齿,聪明伶俐。爷爷,外名号佛爷,性格温和,治家有方,老婆再美也低眉顺眼的,孩子们个个书法了得。我老爸,老妈的婚事就是这样被定下。 当杨小......//4. 第四章 郎小姐和杨小姐之文革  郎格格的教书育人事业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也中断了。 有时代原因,也是自己争强好胜惹了祸。和劳动人民争,各自亮剑,人家的剑上写着贫下中农,你的剑有那么闪闪发光吗?格格大病一场,头发白了大半。只能病退在家了。但是大孙女的提前到来,又带给格格满腔的斗志。格格的长子东北师范大学读书,因为想入党,被组织说服......// 5. 第五章 郎小姐和杨小姐 之七十年代  70年代,杨小姐和郎格格的光辉在各自外婆和奶奶的位子上熠熠发光。 三四岁的我的到来像一剂救命药把外婆杨小姐从神经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童年的记忆很模糊,但是外婆的异于常人的启蒙教育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常常带我去河边观察鹅的各种形态, 然后让我把形态各异的鹅们画在贴着白纸的墙上。 外婆的糊着白纸的......//6. 第六章郎小姐和杨小姐 老年的时光  1978年,姥姥落实政策回到了沈阳,受尽磨难后,没有人会把她和一位穿着婚纱照相的北京小姐联系起来。孩子们结婚的两个安排了在县城工作,小女儿分配到沈阳毛纺厂。小姨甚至放弃了高考的机会,因为那时她的全部理想就是回到她童年的沈阳。舅舅在院子里盖了个小房子给姥姥住,老姨则住在用厨房改的只能放张床的小屋里。这时生......// 7. 第七章 杨小姐郎小姐之北京的聚会  有个读者说,你的奶奶外婆姓氏,一狼一羊,会不会吵架?真没吵过。她们俩个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暗中较劲,话儿都说得都挺婉转克制,但是棉里藏刀。内心里都偏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第三代,爱却是实实在在而毫不吝惜。 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在一起住过几个月。也在彼此的整景和虚荣中平稳过渡。那是我高考的那一年。一向健......// 8. 第八章 杨小姐郎小姐之一生的终结  爷爷和奶奶是在2000年春天去世的。奶奶去世前诊断是脑萎缩,把我老爸当成自己的二哥,只认识爷爷,要由爷爷拉着才跟着出门, 爷爷八十几岁却突然发现癌症转移,两个人都需要被照顾,伯父就把他们接到吉林老家。 几个月后,两个人前后脚不到三天的时间,奶奶先没的,伯父伯母瞒着已经躺在病榻上的爷爷,可是从那天起爷爷就没....


  DENGWENGAO(广东湛江):看KEBIN兄纪念母亲的文章,亦想起在自己怀中逝去的可怜的母亲。念及慈恩种种,而今无一为报,不禁泪流……

“当我再回来的时候”
当我再回来的时候
却面对你永远的沉默
你可听到当时的我
把心事和着眼泪诉说 

当我再回来的时候
心中有着多少伤痛和失落
你可知道外面的我
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我
 
就让我停留在这一刻
再次回首你爱我的时候
就让我停留在这一刻
母亲,我在这里说,你在坟里听


  LUFURONG(成都):昨天小母亲们请两个老母亲吃火锅,送上棒棒糖、牛轧糖、肉松、鲜花等一包包小礼物。妈妈们很开心。母亲辛苦一辈子,该是我们哄她们、陪她们的时候了。


  JIYANAN(北京):今天一早醒来,看着你们的母亲故事,让我泪流满面。

  早上的北京下着小雨,有时雨点会微微大点,静谧的周遭,可以定下心,一边做着家务,一边想着母亲和父亲。
  我有两个母亲,一位是健在的生母,一位五年前过世的婆婆。她俩虽然出生、经历是那么的不同,但是对家庭、孩子和工作都是那么尽职认真,对亲人和朋友是那么的淳朴和真诚。她不仅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也教会了我怎么做一个孩子、学生、职员、妻子和母亲。当我遇到困难、困惑的时候,她们无形中的言行,可以帮助我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和信心。
  说实话,在这个雨天的母亲节里,我想的最多的不是母亲,而是我的父亲。他是2003年非典的那一年得了癌症去世的。记得在他临世的几天里,分别把自己的五个儿女以及他的儿媳女婿叫到跟前,带着嘶哑的声音努力地嘱咐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真好,好想再呆些日子啊!希望你们要好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彼此互相敬重和帮助,好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把孩子培养好,一辈子都要恩恩爱爱的。
  父亲这番简朴的话和当时的情景,像一幅雕塑一样,一直印在脑海里。

 

  ZHAOXIAOQIANG(贵阳):《甲午正月初一回乡亮灯见先父母曾亲耕稻田已变人家鱼塘感赋》(转贴旧作以寄托母亲节的思念)
田埂成堤岸,
长山落画塘。
后生系舟钓,
新妇下楼妆。
游子幽思苦,
先人远影茫。
暗叹新衍化,
胜却旧时光。

  

                       

                 甲午年母亲节

                  结于京北

 

话题:



0

推荐

马宏敏

马宏敏

3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京西七年,法科硕士。爱家人朋友青山绿水老树纤草,爱古中国诗词音乐家俱园林建筑瘦金体青花瓷红楼梦知堂老人。喜读书爱作文。本博文字未经许可不得用做纸媒使用。联系方式 :mhm0421@163.com

文章